“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workroom1年前 (2024-01-06)工作动态198

为有效推进“双减”工作,实现减“量”不减“质”,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是“双减”工作的核心。关注课堂有效性,提高课堂效率,既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探究在有限的“40分钟”内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研究的关键环节。

2024年1月3日由宁南县宁远镇披砂小学和宁南县小学数学陈春敏工作室共同承担的关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策略研究”在披砂小学正式开题。在开题报告会中,陈春敏老师针对开题作了发言。她提到课题研究中做好“研读、实践、反思”这三个环节:1、研读先进教育教学理论,转变观念。要想做好、做实本课题的研究,每位成员都要研读相关教育理论,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2、教研结合,注重过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重视和优化研究过程,切实把研究工作落实到行动中。根据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会、培训会、交流会、总结会,组织成员讨论课题研究中碰到的问题。3拓展研究视野,广泛交流借鉴及成果推广运用。我们将根据课题研究和实践的需要,去其他学校学习或请其他学校老师到我校交流学习的方式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对课题研究中形成的成果,在我校、全县或者全州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推广,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努力实现把教育的重心拉回到学校,实现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根本之策,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课题组成员马建兰也作了专题发言,她从备课、上课、作业设计等三方面来阐述了自己对“减”的理解与思考。

0fa73d64af7e36f91c9aaf8c86d666f.jpg

活动现场

在开题报告活动中,专家组的老师们对课题组前期的准备工作等给予了充分的认可,认为课题的选题契合当前教育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并肯定了课题研究的价值、可行性以及针对性。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课题文本规范、问题提出、研究阶段、研究活动、研究方法、人员分工、研究成果做了明确的指导,希望课题组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开展研究,共同努力取得丰硕成果。

1704515431763.png

活动现场

最后披砂小学负责人也对课题研究工作也做了表示,将在课题开展过程中提供充分的保障。课题组全体成员会积极参与到课题开展的过程中去,服从组织安排,积极参加课题需要的各类活动。通过读书、网络学习等,努力夯实自身参加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学习、借鉴中不断完善自我。积极寻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在实践中不断研究课题,重视教学反思,及时分析、改进、总结自身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优缺点,不断调整、完善研究;让课题研究的成果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图文:冉启红  审核:陈春敏)